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宣布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管框架,该框架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此举凸显了香港致力于促进数字资产领域金融科技进步,同时确保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的决心。 该框架在一系列最终指南和说明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为稳定币发行人建立许可制度,与全球标准接轨,并巩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金管局发布了四份重要文件来指导监管制度的实施:《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最终版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打击洗钱及恐怖主义融资指引咨询总结》以及《有关发牌及过渡条款的解释性说明》。 这些文件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在宪报公布,为寻求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路线图。 监管框架以《稳定币条例》为基础,该条例规定了发行人确保稳定性、透明度和合规性的要求。 核心要素是要求储备资产完全由高流动性资产(例如现金、短期银行存款或高质量债券)支持,以确保稳定币与法定货币保持挂钩。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指引还强调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措施,以减轻与非法活动相关的风险,反映了从全球稳定币市场挑战中吸取的教训。 为促进平稳过渡,香港金管局为现有稳定币发行人提供了六个月的过渡期。 该规定允许已经在市场上运营的实体根据新的要求调整其运营,并通过分类系统评估其获得许可的准备情况。 香港金管局已设定了发牌门槛,表明其审查程序十分严格,以确保只有信誉良好且准备充分的发行人才能获得批准。 虽然许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被认为准备充分的早期申请者将优先获得审核。 香港金管局还强调了市场参与者负责任沟通的重要性。 根据《稳定币条例》,谎称自己是持牌发行人或申请人是应受惩罚的罪行。 截至 2025 年 7 月 29 日,尚未发放任何许可证,建议公众查阅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官方登记册,以便在获得核实后进行验证。 此举旨在防止错误信息并维护市场诚信。 该框架的引入引起了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极大兴趣。 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强调了这样一种观点:香港的监管方式可能为亚洲的稳定币监管树立先例,一些人猜测它可能会影响区域监管模式。 香港金管局对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持开放而谨慎的态度,体现了一种平衡的做法。 这一举措建立在香港将数字资产融入其金融生态系统的更广泛努力的基础之上。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活动,例如2025年数据峰会和商业数据交换的进展,都体现了其利用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通过为稳定币建立清晰而严格的监管框架,香港金管局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的合适司法管辖区,有可能吸引全球发行人和投资者。 随着2025年8月1日最后期限的临近,我们敦促市场参与者做好充分准备,以达到金管局的标准。 该框架不仅确保了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也为香港在不断发展的稳定币市场中发挥作用铺平了道路。 随着全球对数字货币的关注,香港的做法可能会影响整个亚洲稳定币监管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跨境电商amazon,shopify,ebay,wish,lazada,虾皮,alibaba,速卖通跨境电商行业信息 » 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